我国县域普通高中占据普通高中的“半壁江山”,有近60%的普通高中学生在县中就读,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县中办得好不好,关系到1670多万学生的成长成才。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县中发展存在的办学资源、布局结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明确了扩资源、强保障、提质量、优生态、促融通等五项具体目标任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八大行动和24条重点举措。
一是教育资源扩容行动,建立学龄人口和学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推动现有普通高中挖潜扩容,新建一批普通高中。
二是办学条件改善行动,完善国家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有序推进县中标准化建设,重点补齐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地、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短板。
三是课程教学提质行动,严格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强化学校选修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完善选课走班,加强研究性学习和跨学科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建立省市教研员联系县中机制。
四是教师队伍提升行动,及时补充县中紧缺薄弱学科教师,鼓励城区高中优秀教师到县中支教,“优师计划”等项目向县中倾斜,培养一批县域普通高中领军教育教学人才,在职称评聘、待遇保障方面给予县中教师更大支持,选优配强县中书记、校长。
五是教育数字化赋能行动,支持县中建设智慧教室,用好国家、省级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和功能,鼓励城市高中向县中开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县中教师数字素养。
六是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市级在资源配置、经费投入、教育评价、规范办学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开展综合高中建设试点,探索登记入学、均衡派位、划片招生等多元化录取改革,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
七是办学规范化行动,以省为单位明确高中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寒暑假时间,不得利用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集中上课补课或组织测评,严禁省属、省会城市高中违规面向县域掐尖招生。
八是对口帮扶行动,实施新一轮教育部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深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将县中托管帮扶纳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整体规划,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向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倾斜。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将持续增长,预计2029年达到峰值。同时,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普通高中发展将面临学龄人口持续增长和普及水平持续提升双重挑战。为此《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教育资源扩容行动:
一是做好需求预测预警。指导各地建立完善学龄人口和学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结合人口流动等因素,综合研判、精准预测省、市、县学龄人口和学位缺口,科学制定县中布局规划,建立分年度建设项目库,明确每年改扩建、新建学校和新增学位数。
二是积极扩大学位供给。推动现有普通高中挖潜扩容,在渡峰时期适当放宽学校规模和班额标准,充分利用义务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闲置资源举办普通高中,以人口集中流入地、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为重点,新建一批县中。
三是持续增加投入力度。发展改革部门将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建设项目股票配资社区,财政部门将统筹相关资金支持改善县中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好生均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
盛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